资本市场变化莫测,服务机器人企业应如何寻找出路

  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家庭需要、商业应用多样化等刚性因素驱动下,场成长动能显著。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竞争状况将会进一步加剧。不过从融资的角度看,2018年国内服务机器人企业中B轮阶段融资只有10轮。资本市场变化莫测,服务机器人企业应如何寻找出路?

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企业

  服务机器人企业生存指南

  路径一:投靠巨头,积极站队。插足服务机器人市场的,不只有纯资本性的投资者,还有各行各业的巨头,而“站队”从来都是中国互联网的特色。

  按照以往的经验,投靠巨头后不免要服务于巨头的整体战略,团队的独立创新能力可能会受到束缚,如何矫正自身在巨头生态体系中的定位,恰恰就是不确定性所在。

  路径二:深耕技术,细挖场景。

  选择不站队或者缺少站队机会的玩家,在资本寒风中生存的不二法门正是深耕核心技术,挖掘垂直细分场景。

  比如小笨智能虽然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却后来居上,先后为世界500强企业美的集团、交通行业龙头企业北京公交集团、知名服装品牌优衣库量身定制商用型机器人,直连终端用户,引发了用户的爆发式响应,备受企业认可。昨天,小笨智能又中标蒙牛机器人项目,更说明了小笨的硬实力。

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企业

  路径三:告别烧钱,造血求生。

  对于那些在资本市场中不那么讨巧的服务机器人企业,还需要告别融资烧钱续命的模式,依靠自我造血求生。

  当前服务机器人的营收仍以租赁收入为主,有着毛利高但营收增速慢的特征,一些规模化落地的服务机器人玩家,已经开始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改善现金流。与此同时,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制定了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落地的融资租赁优惠政策,对于小笨智能这样有一定规模化落地的玩家,融资租赁的政策红利可能是资本市场之外的又一个安身之策。

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企业

  关于行业的一些反思

  在资本方收紧钱袋子的时候,机器人创业者如何“屯粮续命”,或许并没有标准答案。不管是什么样的生存技巧,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却也不乏一些确定性的结局:比如服务机器人的消费属性和服务属性,用户需求注定是最底层的驱动引擎,必将出现满足需求、需求升级、需求替代的阶梯式过程。

相关推荐